第249章249、一粒种子,一封家书
从表面短期来看,太史慈的一番话,毫无作用,毫无意义。
对挽回他的名声,一点帮助都没有。
还让孙策觉得被耍了,不该跟这种无耻之徒,枉费口舌。
直接下令攻城。
但从长期深远来看,他的这番话,就像一粒种子,埋在江东众人心里。
直到某一天,某一刻,生根发芽,带来的影响。
丝毫不亚于一场大战。
而他这番话,说给别人听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
他随着这番话一说,心念通达,信念坚定,再也无一丝担心,积攒已经的名声已经不复存在。
又何必为名而活?
他有更伟大,更坚定的目标。
而他的话,坚定自己同时,也引发了庐江士卒的共鸣。
别人不知道,在太史慈说这些时,他们虽然不像太史慈知道很多机密,但自身的变化清晰可见。
来到九江后,一日三餐,顿顿有肉。
这且不说,军营里出现了夫子,夫子教他们读书识字。
不是特殊时期,例如孙策围城之类的。
每一两个月,可以托人写一封家书和军饷,官府安排人捎带回家。
第一封家书自己不会写,找夫子代劳。
夫子人少,需要排队。
而且陆续有一部同袍,收到了家里的回信,这在军中,引起轰动,强烈凡响。
他们渴望自己写一封家书,随着夫子学习,读书识字更加有动力了。
第二次,自己可以写了,字不多,但那是他们自己第一次亲笔写的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