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483、解析孔明,投桃报李
不愧是跟诸葛亮,相识比早的好友。
这般看来,能作为诸葛四友,流传百世,还真是有点东西的。
别人不知道,但他刘枫还能不知道吗?
历史上,诸葛亮可不就是这样出仕的吗?
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见诸葛亮。
南阳诸葛庐,三顾而相见。
一曲隆中对,天下分三国。
不对啊,《隆中对》中,诸葛亮讲他躬身南阳,唯有博陵崔州平和颍川徐元直与之友善,信他自比。
可崔均却说,他和诸葛亮相识比孟建晚。
是了,也不矛盾,诸葛亮和刘备交谈时,肯定说刘备接触过的人,徐庶向刘备引荐的。
而前去诸葛亮家的半路上,刘备得遇崔均,错把崔均当卧龙。
此间,诸葛亮不但没提到孟建,也没提到石韬,可见《隆中对》不出现,也正常。
而且,按照习惯,称呼别人,先长后幼,以顺序排列,这是常识。
那刘枫就想明白了,说白了,崔均比徐庶年长。
不过,按照孟建的事不过三说法,刘枫就有些奇怪了。
难道说不光是刘备,换个人,也行咯?
等等,不对。
不能单听孟建的,还要结合崔均提到诸葛亮复兴大汉,非今之汉室。
这话,越想越觉得,并非崔均瞎说,是有道理的!
崔均也是懂诸葛亮的人,但崔均和孟建的懂的方面不同。
也就是说,崔均说的点,必须满足,孟建说的点,显然比崔均就在浅层次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