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二人皆擅长马术的缘故,赶路很快。
离开稷下学里后,快速疾驰二刻,便成功到达了稷下。
时至午时。
将马拴在马厩,在孔安国的带领下,司匡向食饭之地走去。
如今生产力低下,一天只吃两顿饭。
第一顿饭名朝食,又叫饔。
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
换算成现代,大约在上午九点左右。
第二顿饭名哺食,又叫飧,大约是下午四点。
考虑到稷下百家诸生的作息时间以及孩童的身体状况。
司匡特意向百家之人提出:把孩童的的吃饭时间,调整成一天三顿。
第一顿位于辰时,先于百家诸生食用。
第二顿位于午时。
第三顿位于酉时,后于百家诸生食用。
按照这个方法,可以更好地给孩童提供营养,也可以分流吃饭,防止拥挤。
虽然现在效果不明显,但待流民多了,孩童数量增加了,作用巨大!
司匡用笔算了。
一千两百位流民中,大约有七十位孩童。
若是流民数量突破一万,估计在稷下读书的孩童,会增加到七百之多。
总量占据稷下诸生数量的一小半了。
一想到稷下学子、孩童加起来两千多人,一同抢饭吃,司匡就头皮发麻,浑身难受。
经历过抢饭的高中、大学生活,他格外明白其中的痛苦。
为了让百家诸生不在此事上产生厌烦之心,分流吃饭,势在必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