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参观稷下教学情况已经过了三天。
司匡受到孔武元宵节游玩的启发,回到稷下学里之后,就整日待在屋子里,研究关于元宵节的东西。
根据营销原则,一个合格的商人,每逢节假日,都应该推出一些稀有的活动,倒逼顾客掏钱。
对于消费者来说:过节=花钱。
对于商人来说:过节=赚大钱。
在营销观念匮乏的西汉时期,只要拿出一丢丢后世的营销手段,就可以敛财众多。
鉴于节日当天临淄城内会张灯结彩,司匡决定把重心放在“灯”的上面。
给大汉人灌输一个——无灯谜不元宵——的理念。
凭借猜灯谜这个活动,把稷下学里的名头,传播到大汉全境。
------
------
司匡面带汗珠,跪坐在屋内。
提着笔,在手中纤细翠绿的修长竹片上,用工整的字体,写下一个全新的灯谜。
最后一笔完成,
他放下竹片,喘了一口气。
用左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把目光放在案几上。
经过几天的奋斗,案几上摆放的灯谜竹片,已经超过了一百个。
这里面:
有的是传统的灯谜。
有的是知识问答。
还有的是脑筋急转弯。
用笔沾了沾笔洗中的清水,去除上面的墨汁后。
轻轻地,放在小山形状的笔架上。
胳膊向外伸直,伸了个舒坦的懒腰。
随后,用清脆的声音,喊了一声。
“来人。”
门外一个从流民中挑选出来,衣服上打满了补丁,鞋子破烂的侍卫听到了呼唤,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