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荣离开台地后,将仆固怀恩一人留在大帐里,自己下了台地,不过他回到平底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又策马围着台地跑了一圈。
作为刚到漠北的人,孙秀荣对这处台地不太清楚,还以为是天然形成的。
但作为漠北的老人,还是漠北大部之一仆固部的嫡长子,精通汉家典籍的仆固怀恩在目送孙秀荣远去后,他面上的神色却异常复杂。
他很清楚,这处高台并非天然的,而是人工形成的。
大约五百多年前,匈奴人在大汉的连番打击下逐渐式微,而鲜卑人从大鲜卑山走出来后日益壮大,到檀石槐时代时几乎统一了整个大漠。
而此地,就是鲜卑人南下时以此为中心征招各部的祭天台、点将台、阅兵台,原来此处是一座矮山,鲜卑人将其削平后成了如今的模样,以前在台地一端还有用土夯成的祭天台,几百年风雨侵蚀后自然荡然无存了。
台地高约十丈,其周围并非是陡峭的边缘,而是与平地相连的漫长的缓坡,这样的处理,自然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让游牧部族的战马能够轻易地上到台地。
台地周围湖泊、河流众多,成了军营后也无缺水之虞。
孙秀荣并没有留下来等待白眉可汗,在他心目中,这位上台后不久就被回鹘人斩杀的大汗毫无可取之处,而整个突厥残部能够领会他的意图的也就是这位仆固怀恩了,而在突厥人左厢几乎灭亡(青壮丧失殆尽,仅存同罗部)后,右厢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