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跟赵天成说的这些,其实是当下地方经济建设里面很常见的问题。
但是这所谓的常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足足被忽视了二十多年。
在改革开放的整个三十多个年头里,有一半的时间,上到国家层面下到地方政府,都是在疯狂的对国企输血,玩了命的想要打造出各种五百强。
而真正对私企和中小微企业的重视,要等到2008年之后,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造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下滑,需要扩大内需以稳定发展的时候了。
在当下,各地政府拉高GDP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还停留在不断的对大型国企输血,拔苗助长或者说是竹篮打水一样的做着大国企梦,并且疯狂的招商引资,想要用外资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工作岗位的程度上。
这种方法怎么样?
抛去国企那个事后证明了不得行的方面不谈,单说招商引资这一点,实话说确实是为各地地方建设起到了一些作用的。
只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各地得到了成果都不一样。
像南方的一些城市,本身有丰富的地方资源,或者是说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确实为当地的配套企业,或者是上下游企业带来的强力的发展契机。
可是像绥城这种,当地除了农业尚能说得过去之外,并没有什么优质资源的城市,招商引资往往做到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为什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