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并不是什么稀罕物,至少在秦汉时期的中原绝对是如此。
实际上,华夏人对人参生的认可度一直不高,直到到了明朝以后,有两个人的出现,才让人参价值倍增。一个是李时珍,一个是乾隆。
前者把人参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后者为了捞钱。
当然,也不是就这么两个人推广人参。也有不少历史名人推广人参,但失败了。比如说北宋的苏轼,他就对人参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偏好。可惜,苏轼说的话,连他儿子都不怎么信,更不要说世人了。
人参属于第三纪的古老物种。从分布来说,宋以前的太行山脉,燕山山脉,还有关外的长白山山脉,都是人参分布的主要产区。在很多时代,人参的价格比大枣的价格贵不了多少。因为产量大,使用量小,哪怕是进贡的人参,也之选用人参的精品,紫团。
反倒是普通野山参的价值一直被忽略。
之所以后世一度只认可长白山的人参。主要是因为长白山开发晚,加上关内人参都被采挖绝迹。其实,太行上、燕山等山脉,以前也适合人参生长,只不过气候变化之后,这些地方的原始森林都消失了,气候越来越干燥,甚至一度只能种土豆。
试问,珍贵的人参能和土豆去抢地盘吗?
夏无且带来的人参有十支。
其中一半都是颜色很深,根须多,且细,但主根特别粗壮的品种。另外五支是普通的人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