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简单,两个字,办学!”
对于嬴政的求教,郭威自然不会吝啬。在他看来,战国末期,乃至隋唐时期,世家权贵世世代代享受特权,并没有被削弱,主要原因还是学校办的太少。
宋朝的时候,疯狂的在全国创办了一千多所官学,加上各地的县学,还有州府的书院,总数量超过两千。这么大规模的办学之后,世家子弟想要一直享受富贵,只能埋头治学。
结果就是,有实力的世家子弟造反的人少了,读书的人多了。
但是这个思路,在战国末期,乃至秦汉,都是非常罕见的。
主要原因就是,读书很费钱,即便是官府也承担不起这样的开销。
哪怕是嬴政听到‘办学’两个字,也被郭威的话吓了一跳。齐国创办的稷下学宫,每年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也就是富庶的齐国,也颇感压力。可要说成就,那是实实在在的辉煌。齐国的稷下学宫里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孟子、淳于髡、邹子、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尹文子、鲁连子、驺子、荀子……
这些人随便一个来到秦国,秦王都要亲自出面迎接的学界大佬,扎堆似的整日在稷下学宫里吵架,而且骂街不带脏字的互怼,如同村子里的狗子,互不服气的闹腾。
虽说名士们脾气都不好,但名士的身份也真香。只要秦国哄骗了一两个,秦国也不会在文化上处于战国鄙视链的底部的程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