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桐城不是城,更没有知州府。
作为边军的后勤补给中转,桐城丁口不断提升,加之本地士族自己掏腰包修成纳户,慢慢就变成了桐城,也有了知州府。
世家就从来不干赔本的买卖,从荒凉之地变成了桐城,就是为了争取利益,共同利益。
如果没有桐城,就没有知州府,没有知州府,就没有官员,没有官员,就没有为他们争取共同利益的代表,所以才有了桐城。
桐城的官员,基本上都出自仇家,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来往的商贾,居住的百姓,调任的少数官员,都要看仇家的脸色行事。
最早,边军是不用看仇家的脸色,慢慢的,边军也怂了。
边军的怂,不是怕,而是迫不得已。
将领们,懂战阵,懂杀敌,但是似乎总是玩不过文臣和世家。
首先是粮草调度,边军给仇家脸色看,仇家就会换着花样让粮草以及军械出问题。
这是其一,其二是军伍的亲族有不少居住在桐城,很多将领不怕仇家找自己麻烦,可是却怕仇家找自己亲族的麻烦。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世家在京中有“人”。
这些人,可以上朝,可以进入议政殿。
文臣的主张,无非是军伍的天职只有守国门击外敌,不能干涉任何当地内政,如果他们想,可以换着花样给边军泼脏水,事实上,即便是天子,也忌惮军伍干涉地方政务。
而可以给边军代言的兵部将领们,早就被文臣压的死死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