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樊城虽有城墙,但既不是县城,也不是卫所驻地,而是一处巡检司、税课司所在。
这显示了此时的襄阳由于长期处于内地,在军事上已经不处于重要地位了。
此时,南北之间最重要的通道自然是大运河,然后就是国家在元代大驿道基础上修建的主驿道了。
当然了,汉水北岸的樊城依旧有城墙,还是一座有着县城规模的城池,周围也没有护城河,与南岸襄阳府城那宽达两百多米的护城河相比简直是相形见绌。
樊城城墙方圆六里,而对面的府城则阔达十五里,虽然樊城周围地势更为开阔,但与地势局促的襄阳府城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此时,樊城与府城之间的鱼梁洲岛还是与北面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樊城东面清河、白河的不断冲刷、侵蚀才让其真正成为岛屿。
襄阳府城的护城河是引入汉水修建而成,平均宽度超过两百米,这在当时的中国首屈一指,于是,府城实际上是建在一座四面皆水的岛屿上,而襄阳水师游击的船只若是遇到敌情完全可避入护城河。
当然了,在连接护城河与汉水的地方,官府肯定修建了水门。
站在樊城南门城楼上,宏伟的襄阳府城一览无余。
龙十三来到了樊城,身边站着驻守此地的第三旅指挥使李占春以及眼下已经成为小强旅侦情司指挥使龙小石。
是的,对于这个特殊机构,龙十三想来想去,想到了好几个名字,比如“按察司”、“XX卫”、“侦察营”,最后还是选择了“侦情司”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名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