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世人皆知,文人是文人,文官是文官,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当文人成为官员后,两者即混为一体,而文官治政之结果可参见宋朝。
朱元璋可不愿大明成为第二个宋朝,朱棣亦不愿,朱高煦更不愿。
所以,大明需要科举革新!
朱高煦之前就与朱元璋提过革新科举来实现这个目的,只是当时朱元璋觉得时机不成熟。
在朱高煦看来,文官是从政的朝廷命官,没有做官以前是文人,专研学术、收徒授课都可以。
可一旦做了官,那就要有个官员的样子,做好职务分内之事,守纪律、讲规矩,禁止拿文人的那一套来搞政治。
这种创举,也只有身为穿越者的朱高煦可以想到。
此时,在朱棣发话之后,众人开始商议科举革新之事。
不多时,保守派商量出一个大概,随即便由其代表人之一的练子宁率先发言。
“禀殿下,臣以为可加强朝廷官学在乡里之间的地位,如社学、蒙学、宗学由专人管理,拓宽可入学者之范围,让更多少年人可就近读书。”
见朱棣听的认真,练子宁接着道:“如此一来,数年之后,天下间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将会越来越多。朝廷可用之人才,亦随之增加。”
“臣以为不然!”
练子宁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人高声表达反对意见。
此人正是激进派的代表者之一解缙。
“解学士有何见解?”朱棣主动询问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