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即祭祀,尊天地鬼神,聚人心信仰。
“戎”即军事,领兵征伐,保家卫国。
洪武后期,有一位守边将领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该将领在奏章之中建议朝廷加强禁卫军的数量及实力,强干弱枝,让天下各地兵马都打不过禁卫军。
朱元璋阅后大喜,对此十分赞赏,随后便开始设置京营。
然而,他却没有把京营之事一步做到位。
根据朱高煦的推测,老朱当年的想法应该是收天下精兵一半拱卫京师,另外一半镇守北疆边塞,防备草原骑兵南下。
那时,被老朱分封到北方的一众塞王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为首皆手握重兵,共同抵御来自北方的敌人。
若是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洪武三十年时,北方各塞王手中的总兵力达三十万之多,只比京营少一些。
即便如此,为了天下安宁,避免塞王坐大,老朱当年规定北方边军只有在战时才归塞王节制,其他时候双方互不相干,甚至以地方衙门和守备军来钳制塞王。
朱高煦特地查阅过史料,发现洪武三十一年的京营,实际上的可战之兵竟然有五十万之众!
老朱创建京营的想法是“集天下卫所兵于京师训练选拔精锐留用”。
早些年大明还未一统天下之时,为了对外征伐用兵方便,老朱设大都督府统辖所有军队。
后来,老朱考虑到大都督府权力过盛,当应分权处分,于是裁撤大都督府,改设五军都督府分别统辖诸军,即“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四十八卫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