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的霸气十足。
司马懿故去之后,曹魏大将,当以郭淮为首,毌丘俭、王昶、诸葛诞都要排在他后面。
“那么父亲……欲匡扶大魏乎?”侄子郭豫激动道。
“大魏……”郭淮蹙眉,额上皱纹挤成一个“川”字,令他的老态越发明显,环视自己的子侄,忽然间就明白了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的想法。
司马懿七十岁的高龄,就算政变成功,能掌几日的权?
还不是因为他的两个麒麟儿。
王凌亦是如此,四个儿子,皆有龙凤之资。
但郭氏子弟却没有一个能成事的。
长子郭统,文武都会一点儿,但都只会那么一点儿,偏偏野心不小,非是持家之人。
其他四个儿子,也能上阵统军,却全是中人之姿,不失纨绔之气。
几个侄儿反倒成器一些。
郭淮戎马半生,已过耳顺之年,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
没有什么比郭家的延续更重要。
当年骆谷之战,作为前锋的郭淮毅然决然扔下曹爽、夏侯玄回返关中,就已经证明他对曹魏的忠诚有几分。
良久,郭淮长长一声叹息,“如今士族皆心向司马家,大魏回天乏力,明日,郭统动身返回洛阳。”
魏制,统兵大将、外镇大吏,其子嗣家眷收于都城。
郭统满脸的不甘心,“父亲不愿匡扶大魏,若他人起兵,父亲又当如何?”
“他人?”郭淮笑了一声,“他人不是司马师之敌。”
侄子郭展开口道:“邓艾当年不过一田舍郎,石苞一车夫,皆为司马太傅简拔,王昶、胡遵、州泰、王基为其故旧,胡质、胡奋、陈骞受其恩惠,皆愿为司马氏之爪牙,一方叛动,八方悉至?天下何人敢起兵?莫非是朝堂上的几个书生,或者西面或者东面的二武夫?一隅之地,不足以成事,我郭家不如静观其变,何必以身犯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