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民总结了一下,制作一块临清砖,大概需要经过选土、挖土、运土、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检验等十几道工序。
这些临清砖通过运河运到神京,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到了工地上,经过工匠之手,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又要经过很多道工序。
每一块砖,其实都是民脂民膏。
太祖时代,也曾经大兴土木。不过那个时候,建设的都是民房、河道等民生工程和公共工程。
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不是被打死,就是归化,要不就是远远逃跑。也不用修长城、城堡、边墙等防御工事,节省了大量经费。
到了太宗时代,鞑靼等游牧民族去而重返,朝廷又修建大量的防御工事,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把这些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完全可以象太祖时代一样,打得那些游牧民族屁滚尿流。他们哪有机会像现在这样,都能逼近神京几百里的地方。
但是从朝中文官到边镇将领、地方官员,偏偏不这样做,就是喜欢修建各种防御工程而不是强军。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可以从这些工程中,上上下下都中饱私囊。
太祖时代不修什么皇家宫殿园林,原来鞑靼留下的宫殿王府之类的建筑,或者成为朝廷的办公机构所在,或者成了学校、工厂,更没有什么亲王府、郡王府、驸马府。也没有什么敕造荣国府、宁国府之类的公候府邸,各地城市也不建设城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