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张绣如何积极准备西镇长安,且说铜雀台上【短歌行】一事,宛如一场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洛阳。
自张绣创造【书册】之后,整个洛阳的文风便兴盛了起来。有天南地北的很多士人,都不远千里,不顾道路险恶,来到洛阳观看【书册】。
与书册相应的,便是纸张了。
如今张绣贵盛,十郡之内,没有人敢与张绣抢生意的。不管是张绣创造的高度酒【骠骑酒】,还是书册、纸张,都没有人胆敢仿造。
而且书册、纸张的核心技术,都握在张绣的手中。暂时没有泄露。
而洛阳人自从有了好的白纸之后,用布帛、或是竹简写字的习惯,被生生的扭转了。
一时间洛阳的纸张,价格很贵。
这也给张绣带来了一大笔的额外收入。
而【短歌行】一出,洛阳纸张的价格更贵了。这是一篇相当有文采的锦绣文章。
又与如今张绣的身份、地位、权利极为契合。
正所谓“周公吐莆,天下归心。”
一时间洛阳士人,传抄者不计其数。
张回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士人,出生于寒门,但家境殷实。他是买的起纸张的。
一大早,张回便得知了铜雀台内发生的美事。不由匆匆的在书房内铺开了一张上好的白纸,挥墨书写了起来。
“好诗,真是好诗。我大司马真是神人也。”
张回低头看着纸张上的这篇诗词,赞叹连连,脸上露出了敬仰之色。
这时候,张回的妻子张夫人端着一碗莲子粥走了进来。张夫人也能识字,且颇有水平,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