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敢相信,这一场注定要血流成河的君臣之争,竟然被周鹤川三言两语化解了。
不仅如此,昭文帝还下诏称:“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朕亲政数十载,政事有乖,致灾谴见告,地震有声。朕躬修省,文武群臣亦宜协心尽职。朕有阙失,辅臣陈奏毋隐。”
诏书令众臣“陈奏毋隐”,然而自此之后,朝堂上发声之人却越来越少。
上一个发声的王御史的下场还历历在目,虽说因为周鹤川的缘故,陛下没有一怒之下斩了他,但把他送到了河南,让他奉旨传书,教化民众。
虽说那河南也不算荒凉之地,比起昭文帝原先准备把王兴发配到宁古塔,那可算好太多了。
但河南距离京城也遥远,这王兴一大把年纪了跑到河南去,还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传教,也是够呛。
有王兴的例子在先,还有谁敢劝诫?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人,这个人就是周鹤川,他如今一跃成了昭文帝面前的大红人,就连那几个先前受昭文帝宠爱的奸佞小人见了周鹤川都点头哈腰,不敢得罪他。
而那群文臣对他的观感竟然也不错,毕竟那天周鹤川使他们免于承受昭文帝的雷霆大怒,大部分人心里还是有数的。
再说了,昭文帝看中周鹤川,总比听信小人谗言要好吧?有周鹤川在,最起码还能有时候打消昭文帝的一些荒唐念头。
况且他是孙固言的学生,读书人最讲究门派师生关系,看在孙固言的面上,也不好明面针对周鹤川什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