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兄弟俩回京了,然狄咏已然在去太原的路上。
兄弟俩刚到家中落座不久,就收到了狄咏的一篇长信,看得是频频皱眉。
工作压力显然有点大,倒是苏轼豁达,开口说道:“此事甚好,文人士子,就该见一见军伍之事,这一趟西北,我便也是长了见识……这讲武学堂甚好……”
苏辙却皱眉不松,说道:“兄长啊,此事难办啊,当从长计议……”
苏轼又答:“你看,子道兄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吗?依照安排行事就是,一个出身,自能引得士子们趋之若鹜,我门下之人,便也不少,只管教他们去,不愿去也要去……”
苏轼之前在太学为官的时间可不短,不论是太学这个平台,还是事功学派这个平台,苏轼门下显然真聚了不少人。
苏辙却依旧还是皱眉,说道:“兄长啊,你有所不知,未想其中详细,子道兄何等之人?事情办起来不难,难就难在……”
“难在什么?”苏轼大喇喇问道。
苏辙忽然低声:“难在……此事背后啊!”
“背后?背后还有什么?”苏轼又问,直觉得自己弟弟是在故弄玄虚一般。
“唉……兄长,兄长啊!你道这讲武学堂真就是……让士子文人了解一下兵事,长长见识?”苏辙担忧不已。
“难道不是吗?子道兄书信之中,写得明明白白!”苏轼这属于平常一般人的政治水平。
“哎呀,子道兄这是要年轻的文人士子上阵啊!”苏辙一语道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