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戒毒临离开的那晚,我已经隐隐看出这里的小院都是德式建筑风格。现在走到戴院高墙之外看到,墙壁都是长条石砌成,地面铺着黑色的花岗石,屋顶都是尖的,整个小院就是一座欧式堡垒。
正门旁边有一块镶在墙壁里的青石板,上书“戴勒姆别墅”五个绿色隶书汉字,下面是一排不认识的外文字母。旁边还有一个水泥牌,写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字,下面都还有德文小字说明。
曾经是殖民地的天都市,这样的建筑遗迹老城区俯拾皆是。
牌子上小字的大意是,这座仓库大院和这个小院落是德占时期,一个叫戈特利布?戴勒姆的德军少校主持修建。民国时代,曾是沈鸿烈52军的北大营。抗日战争时期,是日军的军备仓库。解放后,这里一直是我军的海军帆缆仓库。
这座德式小院本是耻辱的殖民象征,但到这个年代已不单是一座院落,它已经变作那些“殖民奴”思想严重的学究们无事怀古的好去处,从民国时期到现代,建筑修了又修,当年部队想推倒重建,受到军地重重阻力,有政协委员还在天都日报上发表文章,疾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百年欧式文化瑰宝也敢推倒。
那是民族悲惨沦落的惨痛印记,是我们民族耻辱的见证,何来文化瑰宝一说?!一代一代天都人将其作为城市的风情、城市的骄傲!其实它所有的文化意义在于可以作为教育后人、激励后人的反面教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