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没错,朱桢的法子就是将评书话本,跟卖艺结合起来,这样不就可以一直有新鲜内容,保持用户黏性了吗?
而平民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肯定是《水浒传》无疑。其实他说的也不是原版水浒,而是他小时候听了无数遍的山东快板书《武松传》。
一来词儿是现成的,而且是口语,山东话和凤阳话基本接近,也没什么听不懂的。二来,快板书节奏快,不像评书话本那么多铺陈,就突出一个简单直接。
而且他一上来就拿出最精彩的‘武松打虎’,目的只有一个,用最快的速度抓住观众。
第九十五章 天生的演员
朱桢的快板书虽然没专业练过,肯定荒腔走板,但老百姓没听过这个啊,觉着确实新鲜。
而且他们还是说带演的。
“在外流浪八年多,一心想回家去探望。手里拿着一条哨棒,包袱背到肩膀上……”朱桢说到这时,故意停顿一下,装扮成武松的朱棣便雄赳赳气昂昂的登场了。
他本就是练家子,身高肩宽,体魄雄健,斜背着包袱,手提着哨棒一出场,就让观众眼前一亮,感觉朱桢口中的武松真的来到了眼前!
“顺着大道往前走,眼前来到一村庄。嚯,村头上有一个小酒馆,风刮酒幌乱晃荡。上写着:‘三碗不过冈’!”
然后朱棣便顺着老六的词儿,一路演下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