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他们种植棉花、大豆、红薯, 肥力好的地,他们种植水稻,拿出三两亩不上不下的地种生姜, 生姜亩产值达到三千到四千斤, 林北给他们的收购价是两分八厘, 一亩地他们至少赚九十块钱。
这种地种植水稻收成差,种植前面三种作物, 他们这里水域发达, 棉花是喜旱作物, 在这种地上种植棉花,棉花好生病, 才拾两次棉花, 后劲就不行了,棉花骨朵还没炸开, 头就垂下去了,倒是能够种大豆、红薯, 但是每次提到它俩的价格, 农民就能哭一场。
国家每年发布小麦、水稻的收购价,农民不至于贱卖小麦、水稻,国家有发布大豆的收购价, 却没有像小麦、水稻那样严格惩戒粮站、商人贱买大豆,红薯更是无人关心的小可怜,出现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收购价格混乱的乱象。
每年交完粮食税,留够了种子, 农民几乎卖光稻子, 卖掉大半的小麦,这是他们一年到头的主要收入来源, 放在地窖里的红薯和晒的红薯干是他们的主要口粮。
今天卖了生姜的村民朝拇指和食指呸一声,嘴巴咧到耳后根埋头数钱。
平时他们赚一块钱都难,今儿他们数的全是大团圆。
就那么薄一叠钱,被他们反反复复数。
1983年11月25号,稻花村、吴家村村民年收入翻了一倍,从前没有一个人敢想,就这么发生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