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什么也没有,没有教室,就露天在打谷场、祠堂或是寺庙里上课,没有课桌椅,就用砖头、土坯和木板堆砌,就算那时候烽火连天,战火不断,却还是成立了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等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就像妹妹你特别爱看的那个电视剧的名字一样,我们这些世世代代大字不识的泥腿子,终于有一天能走进学堂里,而不是一边放牛一边偷偷在墙外听地主的儿子上课了,我们终于走近了属于我们的“觉醒时代”。
妹妹你肯定想不到,那样艰难又不稳定的条件下,像粤赣闽等地,咱们走到哪就办学校办到哪儿,一共建了三千多所列宁小学,让十二万人都识字了。】
林菱是真的不知道!
她一直以为义务教育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没想到咱们谠那么早就开始尝试与探索了!怪不得她以前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很多闽地家族的祠堂以前也是小学,还有斑驳的黑板和课桌椅,现在终于知道了。
【所以,教育没有那么难,只要想做,就能做得成,而且那时候不仅打仗,生产力也跟不上,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农忙的时候哪有空读书?于是就有了“夜校”和“冬学”,冬学就是十一月底开学,这时候收完稻谷了,没事儿了,到隔年二月初过完年结束,不耽搁大伙儿种田。
而且当时咱们把识字教育、军事教育和生产教育三合为一,设置了军事课、政治文化课、农业课等等,毕竟如果只是枯燥上识字课,农民确实会听得打瞌睡,也不愿浪费时间,那如果教你怎么种好田、怎么伺候庄稼才能丰收,怎么施肥怎么除草杀虫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