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真好,那夫子家的生活也可以改善不少。
都说书中自有千钟粟,这话确实也没错。
但这话不能再赵夫子面前讲,否则要说没有读书人的风骨了。
李廷没看到纪元的走神,还在兴奋道:“终于可以搬出家门了,在县学也能自由些。”
纪元看向他,知道李廷母亲早亡,继母看他不顺眼,所以想出来。
不过自己的理由也差不多。
离开三叔三婶,日子一定更轻快。
但他这会想的,还是赵夫子嘱咐他的话。
昨天晚上,赵夫子又问了他那个问题。
“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纪元还未回答,赵夫子就道:“你可知私塾读书,书院读书,县学读书,有什么区别。”
这些涉及太广,纪元自然不知道。
“私塾,也就是私学,书院原为藏书的地方,之后也成私学。”
“既然是私学,教什么由私塾夫子,又或者书院山长来定。”
“要么专攻文学,要么文德兼备。”
“只有官学不同,县学,府学之类,所有读书只有一个目的。”
“科举。”
“童试,乡试,会试,乃至殿试,为的就是这个。”
赵夫子叹口气继续道:“我此处学的,虽古板,却也是学习之根本,从此处去县学,或许很有不同。”
“若想为官,到了县学,一定要好好读书。”
“汲汲于斯道,汲汲于天下。”
“相信你,会有定论。”
“无论如何,不失本色。”
赵夫子说完这些话,就让他休息了,纪元却思索许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