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朕之诗满是讥讽,对朕误解颇深!
宋朝,赵匡胤听见那清朝乾隆的诗差点喷茶:“那也叫诗?”
他忽然又有了点自信。
这样比起来,他那首《咏日》其实作得也算不错了嘛。
不过他顿时好奇起来,另一首沁园春?听起来深入人心啊,否则怎会叫林娘子时隔多年都还能郎朗于口?
想必写得更为精妙,于是不由问道:
【赵大黑胖子:我记性不好,另一首背的下来麻烦分享一下。】
林菱看了眼网友的id,失笑:
【我建议你不要知道,赵匡胤就是那个凑的韵脚啊。】
赵匡胤:?
何意?
他是韵脚?还是凑的?
【开玩笑啦,其实赵大蛮牛的,可惜他是真倒霉啊。费力开创了大宋,结果安享太平的大多都不是他的血脉,最后南宋亡了,两宋的名声也毁了,却又将皇位传回给了他的第十二世孙,赵昺才七岁,南宋小朝廷被元人包围了,朝廷甚至只能搬到船上流亡,可还是败了,丞相陆秀夫背着他走船舷上,问:“已然是穷途末路,臣决心以身殉国,陛下可愿与我一同跳海,来保我大宋名节?”这孩子说:“将士们都战死殉国,我虽年幼,也不愿苟且偷生。”于是陆秀夫背着幼主纵身一跃,十万大宋军民也随之投海自尽。
哎,崖山是大怂最后的血性,骨气这种东西果然还得看赵大的血脉啊!怪不得人都说宋实亡于宋太宗,他的儿孙真没一个行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