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乃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究个礼尚往来,禅让也是一样。
尽管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曹孟德迫不及待的想当皇帝,你也不能人家一让就接受,好歹婉拒一下,这是最基本的礼数。
少了这道礼数,你曹孟德就算做了皇帝也坐不安稳,孔孟之后绝不允许一个没有礼数的人做他们的皇帝。
没办法,到了他们这个层次,玄虚永远比务实重要。
而且国人还有一个毛病,攀比。
三让三辞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属于玩剩下的,自己再怎么不堪也不能比老祖宗差不是,他们让三次,自己就绝对不能少于三次,否则史书不好看呐。
正因如此,曹操才连续三次拒绝了刘协的禅让,现在是第四次,再拒绝就不是谦虚,而是矫情了。
事到临头曹操反而拘谨起来,看着态度诚恳的刘协竟有些不知所措,嘴唇蠕动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仔细想想,他最初的梦想只不过是当个皇甫嵩那样的征西将军,谁知造化弄人,光和三年他被朝廷二次征召后先任议朗,后入西园新军任典军校尉,后起兵讨董,后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兖州刺史,司空,丞相,魏公,一路平步青云,所取成就早已超出自己的预期,现在又要像王莽一样接过玉玺,取代刘氏登基称帝。
想到四百年大汉即将在自己手里终结,他心中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人们常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来形容一个人的定力,证明他内心强大,沉着冷静,曹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