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指挥大军作战,最让人捉摸不定的便是他麾下的具体兵力,这跟他习惯于将部队番号和代号两个混合起来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番号,便是绣在旗帜上的名号,也就是一支部队成军之初,主将从赵兴手中亲手接过的那面旗帜上绣着的本军称谓。从“卧虎军”、“飞虎军”直到“水师6战队”,十多支以军为单位的作战部队都由赵兴亲自命名。
所谓的代号,则是用来传送军事情报和对外宣传时所用,一律采取了四位数的编码方式,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如长期驻守晋国的卧虎军,番号从成军到现在便没有改变过,但代号就生过数次变动,最近一次则被定位1281部队。
可别小看了这个简单的手段,只要运用得当,便会让外界始终摸不到晋国各路兵力的虚实。比如这一次赵兴入主洛阳,随行从卧虎城带来了由卧虎军和辽东军组成的五万步兵,外人便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少兵力属于卧虎军,又有多少兵力属于辽东军。因为出现在普通人视野中的只是两组四位数的编码,大家看着统一制式的军队进进出出,很难分辨的出谁是谁。
卧虎城外一场大战,虽然给北路军团造成了两万多人的死伤,但整个北路军团的兵力在战后立即便得到了补充。这样迅捷的兵力补充度,完全依赖于晋国成熟健全的兵役制度。别忘了,卢植率领大军冲进箕关之后,晋国各地可是有许多的年轻后生自涌到卧虎城来报名投军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