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 145 谓我不愧君-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不是解苏先生,恐怕河中早就分崩离析了。”

张采薇向李若雪解说了一遍原委,有些夸张的拍着胸脯,显得心有余悸似的。

这就是为何陈重一定要张采薇将这两本儒门典籍送出去的原因,表面上是送给林净婉,实际上却是给李四海的一个态度。夏国朝廷将来可以不干涉白益的内政,但是,如果李四海夫妇能够信奉天命论和道德说,甚至将之在王室中一脉传习下去,那无疑会获得夏国更多的好感。对借尸还魂的李氏王室而言,天命论也更有利于摆脱教门长老的挟制。

在李若雪面前,张采薇根本没打算掩饰夏国皇室的用心。

天命论是夏国朝廷制约各大教门的重要手段。河中周边各族,早已不是轻松就被汉化的草原人,恰恰相反,征服河中之后,夏国朝廷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宗教在迁移汉人中的传播。各教宣扬教门脱于国家种族之上,更是夏国朝廷的眼中之刺。..

“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人心被攻占,就算是城池完好,也算不战而败了。”

因此,朝廷五府对教门的防范之心极重,皇室和护国府忌讳公侯权贵或朝廷高官迷信教宗,以至与朝廷离心离德。权贵只要稍稍露出迷信的苗头,护国府就会动弹劾,若不加悔改的,就予以夺爵削职。如陈重,李四海这样的重要人物,大多由宿儒名师从小就教授他们知天命。而张采薇作为太子妃人选,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如此。平常谈论诗词歌赋和儒家经义,一向都是李若雪说的多,张采薇听得多。但涉及到天命论和各教门的正统之争,情形却颠倒了过来,张采薇侃侃而谈,而李若雪则耐心聆听。她生在关东,虽然在敦煌居住多年,但对河中及西域各教门激烈争斗的情形,终究隔了一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