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九六、好风借力上青云(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俞国振知道,一两件科技的推出,不可能立刻改变一切,就算他调集新襄所有的能工巧匠一起会战,制造可用于五百吨级以上的船用的蒸汽动力系统,也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一年不过是四艘船罢了,而且这还需要停止其余的蒸汽机械生产。

故此,他定下的目标,是半年一艘船,然后就是研究所要加大技术工人的培育力度。

借着这个机会,宋应星便向俞国振叫苦,说自己手中人手不足等等。说来说去,他就是看中了新襄初等学堂新一期即将毕业的那批学生。从崇祯八年开始,俞国振所办的新襄初等学堂进入正轨,到如今是第六个年头,当时入学的第一批学堂,现在已经学成。因为他们的教学内容中,仅仅有国文、数学、实学这三门,不需要分心去背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用处的外语,更不要去学习那些根本不能体现素质的素课,而且这些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孩子本身的求知欲望也极旺盛,他们的成才率极高,有接近百分之五十都顺利地读到了现在,另外一半实在缺乏读书天赋者,在三年级、五年级时也进行了两次分流,避免他们不仅浪费时间,还破坏学风。

三年级时分流的多都进入各种工坊当了学徒,五年级分流的则优先加入虎卫——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也都有十三四岁,能够接受初步的军事训练了。

而且在部队中。并不意味着放弃文化与技能学习,事实上全新襄体系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文化教师与技术工匠,全部在虎卫系统之中。到了这里,名师更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