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原因,则跟南宋朝廷还算老实,没有减少铜钱含铜量有关。一方面是祖制制约,赵匡胤铸钱用多少料,是有规定的,赵构不想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吸取了大量失败经验,蔡京就动过铜钱的念头,铸造了大量“当十大钱”,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发行过折二大钱来敛财,并没有引起多大混乱,但蔡京一枚大钱用料不及小平钱三倍,却可以当十枚钱来用,当然是要出事的。
结果导致物价高涨,金融混乱。于是蔡京被罢相,朝廷采用了大量措施,试图回收这些大钱。但是难度很大,因为不止蔡京铸造了大钱,由于利润巨大,民间大量私铸。在几倍利润之下,奸商私铸了大量大钱,这是哪怕杀头都制止不了的买卖。宋徽宗免了私铸之罪,但却要求持有私钱的商人,限期将钱送到开封销毁,而且按照铜量,给他们百分之二十的利润,用小平钱换他们的大钱。但商人发觉根本不划算,为了不被追究,大量商人将持有的大钱扔到河里,后世经常在河里打捞出成批的宋代钱币,就是因此而来。
有蔡京的教训在前,赵构可不敢乱搞,只在最紧急的时候,铸造了一些折三大钱应急,当十大钱他是不敢铸的。
李慢侯了解这些,可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他也打算铸钱了。
在《藩镇条法》中,他争取到了大量利益,吕颐浩不是一个谈判高手,许多经济方面的利益,他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尤其是铸钱这一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