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民族之见,忽必烈绝对算得上一位好皇帝。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应该是古往今来最开明的一位君主了。
在大都的朝堂上,有蒙古人、契丹人、阿拉伯人和白人,有女真人、高丽人,也有南北汉人。
尽管蒙古军事贵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忽必烈能够在贵族利益和各民族之间努力的寻找平衡,已经十分难得了。
然而,这些还不够,因为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同于以往征服的任何一片领土。
这里是中原!
他深深地明白,若想在这里实现长治久安,一统万代,光有包容是不够的,还必需得到汉人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而谢叠山、文天祥、王应麟,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
“谢爱卿顺应天命,报效大元,乃盛世昌平之象。朕感恩戴德,定不负诸位爱卿的重托!”
一番话说的极是敞亮,也是忽必烈的心声,一点都不虚伪。他是真想善治中原,传华夏正统。
诸下文武听得自是振奋,齐拜君上,谢恩明志。
接下来,是六部奏报、诸省军政的汇报,忽必烈细听静思,一一提出意见,再交由臣子众义。
其间不分蒙汉,无论贵贱,一派祥和开明之态。
等到杂事做罢,忽必烈傲然一挺腰身,挥手让殿直大监朗读一篇文章。
臣子们侧耳细听,《告江南万民书》?
众人面面相觑,这,这是谁写的啊?好大的学问,也好大的胆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