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荀攸、许劭等人都能看到,这个所谓的“科举制”势必对实行了三百多年的察举制造成剧烈的冲击,但出于各自的考虑,终究还是没人反对。
科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交给了无事可做的文学从事袁徽,他的属吏上限也被扩充到三十人的规模,这让他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对于陈飞的友好度瞬间爆表,而后立刻动员家族子弟,全面投入到历史上首届“选贤大会”的工作之中。
刚刚投效过来的应玚、石韬、孟建等年轻士子,也全都被指派到袁徽那里协助工作,陈飞也拿出了自己在电视剧和网络小说上的经验,对宣传、造势、考场选址、流程确定、出题方向、考核篇目、监考审批等各方面予以提点,让袁徽更加感受到了科举的重要性,干劲也更加充足。
既然提到科举,那就无法避免联想到纸张改进,于是陈飞从自家宗族里找了几位叔伯,让他们带领家族子弟及工匠,尝试对现有的蔡侯纸进行改进,作为奖励条件,陈飞分别给几位叔父授予六百石的官职,也算是给这帮亲戚安排了工作,让他们不至于无事生非。
一听有官可做,这帮亲戚集体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家中良田全都交给佃户,开始没日没夜地翻阅典籍,研究草根、树皮、麦秆、破布、渔网、麻绳、竹片……
造纸的技术并不是非常保密的存在,蔡伦加以改进之后就可以实现量产,只是成本、习惯、保存难度等原因,直到汉末也没能大范围推广,更不要提取代竹简和帛书的地位。但也有例外,青州东莱就一直盛行着“左伯纸”,中原大量名士、特别是书画家,在创作时都指定使用这种纸——当然,价格一定不会亲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