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四十一章 父子兄弟 (十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张鹏翮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回到家中,吩咐一声闭门谢客,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府中下人一路看过来面面相觑,也没敢去打扰,就报了二公子知道。

张鹏翮有二子,长子张懋诚,时两江督抚互劾,张鹏翮搅进了那趟子混水中,也连累得张懋诚在怀宁县任上为噶礼所构陷,后经斡旋,免了一桩贪罪改任去了奉天,二子张懋龄素来诚孝,见了长兄的变故,只一意要随了在京中照料老父,好在他本来心思便不在仕途一道上,如此作诗为文,宴会清流倒也乐得清闲。[]

张懋龄匆匆赶来,在外小心叩了叩门,“父亲。”听得里边“嗯”了一声,张懋诚方才推门而入,却见张鹏翮端坐在案后,桌上散着两封信笺,正提笔写着什么。张懋龄遂站了一旁不作声,又取了墨锭过来研着,见乃父落笔在“颛士台鉴”四字上,又一度犹豫着迟迟不愿下笔,不禁问道,“父亲是写给司空大人(王顼龄,时任工部尚书)的?”

“哎……”张鹏翮搁下笔,面上还余有隐隐地怒气,紧拧着眉头叹了一声。张懋龄不解地望着父亲,试探着道,“我听门上说,父亲从大宗伯府上回来就——”张鹏翮摆了摆手,沉吟片刻,旋又看回他,忽然道,“正好,你去这一趟。信我就不写了,免得贻人口实,你告诉王顼龄,让他慎勿参与朝中举荐诸事。”

王顼龄乃是康熙十五年的进士,虽年长他几岁,却正算是张鹏翮的门生,同科之中,虽不及翁叔元等人,却也是一路走来畅顺的很,又颇爱精研朱子义理,是以与张鹏翮私交最好。按说两家相交甚深,要说的事不论公私,都不须这等小心提防,张懋龄再是个灵敏性子,因不知究里,也不免生了疑惑,“父亲何意?莫非适才大宗伯请父亲过府,是要让父亲共同举荐什么人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