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僵持随时可能爆发核冲突的局面下,政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发动人民构建防空洞和防空壕,防止核武器的攻击。
渝都作为战时陪都,凭借着“山城”的自然优势,在那个时期挖过大大小小无数个防空洞,用于安置逃难者,抵御袭击。
观音桥地下城避难所,便是由防空洞改建而成。
因为目的是抵御太阳风,既需要顾及人员容量,还得安装半圆形的能量防护罩,因此设计师们不仅扩展了防空洞隧道走廊的规模把高度加到六米,宽度加到十米使其能容纳更多的人,还将圆形防空洞中心挖空,在便于安装防护罩的同时,还利用挖空区域建设了一间储存食物、药物和一些常见的日用品的储藏室。
大概一公里长的防空洞避难所尽头,便是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储藏室。
里面有足以让两千人存活半年的罐头、瓶装水、压缩饼干、自热食品、抗生素、止血喷雾、医用酒精和绷带、纸巾……以及一些女性日用品,堪称“末日宝库”。
或许是被程门奴隶下习惯保持的“纪律性”,又或许是末日之下早已听天由命的妥协与悲观。
逃进避难所的一千多难民们没有惊慌失措,没有大喊大叫,通通很有规矩的在储藏室大门右边排队,进去之后只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便从左边出来,回到防空洞中找个位置坐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