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匡扶时世为己任,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贯穿到言论中,力图以言论来指引国家的走向。
类似与辩论,但不是只有正反双方,非得分出个胜负。
而是一种各抒己见的集体讨论,以理服人从而达成共识。
对于商君之法,山东诸国使团的感情是复杂的,既羡慕,又排斥。
羡慕商君之法使秦国变的强大,弱国无外交,那个使臣不希望自己背后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一个强大的国家。
排斥是因为这些使臣多是诸国贵族,是各国现在所行法度的受益者,而一旦行使商君之法,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家国天下,在这个时代,做为贵族,做为知识、生产资料的掌控者,在一个国家混不下去了,跳槽去另一个国家那是家常便饭。
就和后世人换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自身的利益要远高于国家。
论政‘商君法之利弊’的消息一传开,诸国使团也都行动了起来,拉帮结派准备参与其中。
这一场论政的结果,将决定秦国未来的国策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山东诸国,他们要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利益阶层争取到更多的利己条件。
商君变法是分为三步走的,首先是做为变法序幕的《垦草令》,有了垦草令的成功才有了后续的变法。
论政由樗里疾主持,第一个论点,就是围绕《垦草令》展开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tangkanshu.com
(>人<;)